找到相关内容587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走近智者 聆听慧音——访叶曼老师

    佛法的慈悲。文以究理,贤以成事;有智无行说食不饱;有行无智,歧途亡羊。文贤书院恰恰印证了叶老积聚文殊菩萨的智慧及普贤菩萨的行愿;有如一盏明灯,照耀于滚滚红尘,劝化、度脱无数有缘之人! 虚空非大,心王为大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90183383.html
  • 有些行善之人为何一贫如洗--索达吉堪布

    这就是你的命运。但学习佛法之后,如何面对死亡、死时怎么样、死后不是一了百了而是有延续,在佛教中讲得明明白白,不像世间的很多解释,能把无数人引入歧途。 所以,大家对因果取舍一定要小心谨慎,活着的时候,尽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1292384445.html
  • 问:有些行善之为何一贫如洗?

    之后,如何面对死亡、死时怎么样、死后不是一了百了而是有延续,在佛教中讲得明明白白,不像世间的很多解释,能把无数人引入歧途。 所以,大家对因果取舍一定要小心谨慎,活着的时候,尽自己的能力造善业、止恶业,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1253985169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有些行善之人为何一贫如洗

    不像世间的很多解释,能把无数人引入歧途。 所以,大家对因果取舍一定要小心谨慎,活着的时候,尽自己的能力造善业、止恶业,虽然做不到连一刹那的恶心也不生,但比较严重的罪业,有生之年千万不要做。同时,对佛教中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13887506.html
  • 小心另一种“口业”

    慧命,是最严重的杀生,是比十恶业还要严重千万倍的罪业。佛法甚深如大海,非凡夫所能测度,而正与邪的差别又是那么的细微,修行者稍有不慎,就可能走上歧途。在这一点上,祖师菩萨们也曾有所示现。宗喀巴大师早年在读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2791016.html
  • 宣化上人讲施耐庵子孙三代皆哑巴的因果

      身为作家,著书立书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,不能导人走入歧途。好像施耐庵写《水浒传》,看起来文词构想是很奇特的,所以很多人愿意看;看了之后都入迷了,也就好像抽鸦片烟,不抽就犯瘾了。所以虽然看来文词构想是很奇特,可是细玩其味,它能令人走错路,做很多错事,所以这对人类是有害的。   施耐庵是元代河南洛阳人,名子安,安即能忍自安,有忍耐的意思,所以字“耐庵”,古云所谓“知足常乐,能忍自安...

    宣化上人开示

    |因果|报应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20253196748.html
  • 做个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:索达吉堪布

    致命的毛病。当然,在短短的时间中,所有修行歧途要全部遣除也有一定的困难,因为修行之路非常漫长,不可能一两天修一个法就立竿见影,但警钟不得不敲。   在修学佛法方面,大家一定要遵循次第,不能一开始就奔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境界|修行|索达吉堪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05034325474.html
  • 止:必要的基础及方向

    得超人能力而获名利,或满足虚荣心;二曰盲:于佛法无正知见,误以轻安或神通境为究竟。所以,菩提心与正知见又是正定的基础,失此则无不迷于歧途。建立正知见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,非三五句话可了,有疑当...幻境神通境,便不由自主地着上了。轻者由好玩而沉入上瘾,渐渐步入歧途;中者以此眩耀于人谋取名利致使堕落;重者立陷魔道如《椤严经》所说五十种阴魔。凡此中皆因无正见,不为正定,非佛门行人当为。佛门并非排斥...

    越尘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1142203.html
  • 浅论依止善知识(上)

    大利益……  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不依止善知识,则会丧失以上所述种种利益,给修行带来种种障碍:没有善知识的指导,行者难以了知何为正修,极易盲修瞎练而入歧途。入歧途又无善知识警醒,必然生起魔障,堕入三恶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462696.html
  • 试论杨文会佛教净土观的内容及其特征(一)

    净土法门应以三经一论为津梁。读经对净土信仰非常重要,单念佛号有很大的局限性,日久易于疲懈,甚至走入歧途。  凡夫习气最重。若令其专念佛名,日久疲懈,心逐境转,往往走入歧途而不自觉。故必以深妙经论,消去...

    杨彪、陈永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167846.html